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丰富我校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标“三严一看齐”准军事化建设标准,规范学生科研工作,选树优秀学生典型,推动学生科研实践创新工作发展,校团委开展了“2018-2019学年新葡的京集团8814学生十佳科研先锋”评选活动。经个人申报、学院审核推荐、网络展示、团支部宣讲、大众评审、校团委复核等工作流程,共评选出十一位科研先锋并对以上同学进行了专访。
唐淑臣,中共党员,山东生源,侦查与刑事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侦查学专业本科生。六学期学分绩点学院第一,2019年度推免综合排名全校第一,四次一等奖学金,三次国家奖学金,两次特别优秀奖学金,一次个人三等功。获校级科研奖励多项,累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主持参与省部级学生课题立项6项、参与教师课题5项,发表国家级内参在内学术论文4篇,参与翻译2016-2018三年Global-Terrorism-Index,会议论文接收2篇,参编教材1部。
问:您最开始有做科研的想法,是什么时候?
答:我最初接触科研是大一上学期,当时是帮师兄处理数据和表格,但是并没有很深入的去了解,一是因为对科研没有概念,二是因为自己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在大二上学期,专业课老师上课留下了很多拓展思维的问题,激发了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并逐渐有了独立主持项目的想法。
问:在做科研的时候,您遇到了哪些困难?能分享一下吗?
答:我在做科研时,主要的困难应该是没有灵感。科研的灵感应当建立在大量的工作中,扎根于深厚的专业基础之上。当时的我十分期待灵感的降临。
但是,我与其幻想着灵感的突然降临,不如先脚踏实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从看第一篇文献开始,从写第一篇综述开始,从申报第一个项目开始,每一步可能都不容易,但每一步都很真实,真实到文件里是几个G的材料,真实到每个文件的保存日期,真实到你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
问:科研道路一定很艰难,您最想感谢谁呢?
答:我最想感谢的是指导过我的每一位导师。陈老师有不辞辛苦凌晨两点还指导我论文答辩、黄老师从申报到结项手把手教我整套流程,禚老师一点一滴教我如何翻译如何校对……还有太多了老师给予了我帮助。他们不仅在科研上指导,更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我为人处事与辩证思考。从看第一篇文献开始,从写第一篇综述开始,从申报第一个项目开始,每一步可能都不容易,但每一步都有老师在指导我,呵护了我幼稚的科研想法,包容了我时有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问:现在有很多师弟师妹也想做科研,您能给他们一些建议吗?
答:首先,如果师弟师妹们没有规划,就要去多尝试,每次尝试都是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每项科研成果都经历了无数次的磨砺。其实,我们要明知: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这世界有千般美好、万般机缘,并不尽属于我。但是这也并不是在为懒惰和不作为找借口,它强调两个问题:一是要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二是要多一些无所欲的尝试。别去用没有灵感、缺少机会来掩饰自己的拖延、懒惰及无所作为。
问:已经在科研的路上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可以分享一下吗?
答:我认为自己还远远谈不上走出第一步,跳出舒适圈后才知道外面世界的辽阔与自己的渺小。我也不敢去触及未来,当下的设想就是好好看书,好好学英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可以更好的面对新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