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警风采   >  正文
学警风采

十佳科研先锋专访(八)—何欣龙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09 10:35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丰富我校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标“三严一看齐”准军事化建设标准,规范学生科研工作,选树优秀学生典型,推动学生科研实践创新工作发展,校团委开展了“2018-2019学年新葡的京集团8814学生十佳科研先锋”评选活动。经个人申报、学院审核推荐、网络展示、团支部宣讲、大众评审、校团委复核等工作流程,共评选出十一位科研先锋并对以上同学进行了专访。

何欣龙,男,甘肃天水人。2018级刑事科学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区队担任学习副区队长一职。目前发表SCI 1篇,核心论文9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

问:您最开始有做科研的想法,是什么时候?

答:我最初有做科研的想法是在本科二年级。大二上正式开始接触专业课,在老师的引领下,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课下向老师沟通与请教,也让我对专业领域的热点与发展方向有了一定了解,这为今后科研铺垫了一定基础。加之当年运气好,参加了数据分析比赛并拿了冠军,这激发了我对学习的兴趣,故而开始正式尝试做科研。

问:在做科研的时候,您遇到了哪些困难?能分享一下吗?

答:一是没有知识储备,没有想法。二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向,合适的关键点。三是心理素质和接纳能力不行。四是表达和展现能力不行。科研做出了点结果这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表达出来、展现出来,能够让别人认可和肯定。

问:科研道路一定很艰难,您最想感谢谁呢?

答:我最想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导师王继芬老师以及我的师姐牛凡。感谢我的父母,在这段岁月里,一直给予我鼓励,给予我支持。感谢我的导师王老师,从本科开始就一直照顾帮助我,王老师对学生既严苛又宽容,严苛在做东西的态度上,严苛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严苛在撰写的字里行间,严苛在表达的一句一读。感谢我的师姐牛凡,在我对科研懵懂无知的时候,师姐尽心尽力地帮助我、指点我,教我解读结果,教我撰写论文,更在生活上教会我思考、成长。

问:现在有很多师弟师妹也想做科研,您能给他们一些建议吗?

答:要耐心,要凶狠;要学会跟自己较劲,也要学会跟自己和解;要耐心地学习,学习如何查阅并阅读中外文文献,学会如何设计并实行思路方法,学会如何撰写并绘制成果,学会如何归纳并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等等。做出东西后不要急于去马上发表,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有没有能够再优化结果的地方,要学会跟自己较劲,尽可能做到极致完美。当然,也要学会跟自己和解。有句话说得好,失败是兵家常事,最终留下的不是胜者,而是去除失败经验的另一部分。

问:很多师弟师妹还没有确立起自己的目标,对大学生活有什么要传授的经验吗?

答:我们要认识到,来到大学,学习就不仅仅是课本知识了,你要学会自律,你要学会成长,你要学会平衡自己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色,你要学会拓宽自己的信息源,你要学会做事做到极致完美,你要学会做人做到低调谦逊,你更要学会善良,正直,勇敢,坚强。大学不像高考备考,卷子一张张刷起来,人生也似乎慢慢好了起来,你今后的人生就在你的手中,你的脚下。

其次,要培养相对完善的价值观念。四年的大学时光赋予一个人的价值天差地别,对一件事不同的价值判断,导致我们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很多个选择的差异则会导致我们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千差万别。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一件事立马可见的获益,就是这件事的全部价值,而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能力培养,却被忽略了。一件事情立马可见的回报,并不是这件事情的价值。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前提之一就是拥有相对完善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