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警风采   >  正文
学警风采

十佳科研先锋专访(二)—杜鑫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03 10:14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标“三严一看齐”准军事化建设标准,推动学生科研实践创新工作发展,校团委开展了“2018-2019学年新葡的京集团8814学生十佳科研先锋”评选活动。经个人申报、学院审核推荐、网络展示、团支部宣讲、大众评审、校团委复核等工作流程,共评选出十一位科研先锋并对以上同学进行了专访。

杜鑫,治安与交通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16交二学习副区,曾任学院团委实践部部长,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嘉奖;曾获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七届大学生科技与专利成果推介会北京赛区三等奖等十余项科研竞赛奖项;曾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思政论文评选校内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曾参与拍摄学院微电影《风车》并饰演男主角。

1.问:您最开始有做科研的想法,是什么时候?

答:我高中就读于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在高二的一次有关专利申请的讲座上开始接触有关科研创新的知识,指导老师教育我们:科研创新的关键是多观察、勤思考,生活中其实存在着许许多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随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科研专利,原来有这么多科研专利都来自生活中的某一小问题。

这使我感触颇深,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培养我的创新思维,这算是我科研创新的启蒙一课。在来到新葡的京集团8814后,我有幸加入了学院团委实践部,在师兄师姐的引导下,自此开启了我大学的科研之旅。

2.问:我们知道师兄你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而且也经常参加各种科研项目,但同时也是区队内的班委。但很多时候班级事务会耽误很多的学习时间,那么您在大学四年里是怎么处理这两者的关系的呢?

答:首先要积极向老师队长们请教,多与老师和队长们沟通交流可以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并且在老师队长们熟悉你之后,你会获得更多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现在很多同学都习惯躲着老师和队长  ,其实这种习惯会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失去很多东西。其次是与同学亲人们保持积极的交流,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在很多关键的时候家人和朋友可以给你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

3.问:您参加了很多的比赛,并且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在常人看起来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我想问一下,您是否有过失败的经历,或者是因为一时的失意而坚持不下去的情况呢?那您是怎样度过这段生活的“低谷期”呢?

答:我曾在学院团委实践部参与工作,大三阶段课程逐渐增多,担任部长后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另外还参加了很多科研竞赛,但最终的结果也都算差强人意。最关键的是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白天多加班晚上多熬夜,只要没有类似于游戏成瘾这种比较耗时耗精力的事情影响,你的时间、精力和体力一定是足够的,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效率和长期坚持。

4.问:在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被身边的人影响,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更优秀,您认为这种“同伴效应”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影响吗?您是否也有这方面的经历呢?

答:收获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结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包括帮我指点迷津的师兄师姐,和我同舟共济的朋友同学还有聪明可爱又懂事的师弟师妹。另外与老师队长们接触的过程也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在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处理事务的工作效率、细节方面的言行举止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警务化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大学阶段,在你周围可能常常会有一些消极的抱怨的声音出现,关键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保持一个理性的思维看待问题,是浑浑噩噩保持颓废还是调整自己适应环境?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该为此做些什么?找到一个目标后,外界那些消极因素才会尽可能小地影响到你,你也会更加迅速地成长起来。

5.暖心寄语:

本科阶段我们可以参加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竞赛有很多,大到省部级的挑战杯、互联网+、大创、共建等,小到各个学院组织的科研竞赛活动,还有校级的科研项目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都是绝佳的锻炼机会。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提前准备,不能等看到了参赛通知才开始着手准备,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竞赛作品的脱颖而出都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前期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汗水。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与参赛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保持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他们都是你们将来科研旅途中最坚实可靠领路人。